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天(12月2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关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近日,全国医疗机构门急诊呼吸道疾病诊疗量总体继续呈波动下降趋势。数据显示,12月22日,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门急诊呼吸道疾病总诊疗量较上周同期下降8.2%,较高峰期下降30.02%。
未来一周急性呼吸道疾病可能继续下降
病原体仍可能以流感病毒为主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管理处呼吸道传染病室主任彭质斌介绍,总体来看,当前急性呼吸道疾病呈现以流感病毒为主,其他多种病原体共同流行的态势,其中流感活动处于高位但略有下降,肺炎支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活动呈波动变化,新冠病毒活动处于今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专家研判认为,未来一周急性呼吸道疾病可能继续下降,病原体仍可能以流感病毒为主。
这些情况可首选基层医疗机构就诊
在患呼吸道疾病后,什么情况下可首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
上海市闵行区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副主任医师刘韬介绍:
一是以发热、咽痛、咳嗽、流涕、鼻塞为首发症状,且病程在1周以内的患者,可以考虑首选来社区就诊,这一类患者大都是急性的呼吸道感染,属于常见病多发病。
二是反复咳嗽、喘息或反复流涕鼻塞,病程超过2周甚至4周,但无明显发热的患者,可以考虑首选来社区就诊。这一类患者可能是呼吸道感染,也可能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比如哮喘、过敏性鼻炎、慢阻肺等,都可以先来社区作初步诊断,大多都能在社区进行治疗,或者经过社区家庭医生的判断后可更精确地转诊到专科,避免居民在综合医院各个科室间反复奔波。
划重点!寒潮期间哪些人群要注意?
米锋表示,近期的寒潮天气影响范围广,降温幅度大。婴幼儿、儿童、孕妇、老年人、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户外作业人员是寒潮天气下需尤其关注的重点人群,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滑防摔倒,如出现冻伤、失温及胸闷、胸痛、心悸、头晕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 老年人需格外注意
北京市通州区次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解艳涛表示,冬季是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同时冬天也是甲流等呼吸系统疾病高发期,急性感染会引发心衰等严重情况。因此老年人需要格外注意。
一是生活规律。老年人要保证规律的作息,规律饮食。
二是注意保暖。增加衣物的同时也要注意生活起居环境温暖。户外活动和开窗通风时间不宜太久。避免冷水、冷食,避免受凉感冒。
三是科学锻炼。尽量不在冬季的早晚外出锻炼。
四是有慢性病的老年人一定要注意做好血压、血糖等监测,规律用药,不要自行停药或减少剂量。如果出现胸闷、胸痛、肢体活动不便、口齿不清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寒潮来临 儿童易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
刘韬介绍,寒潮来临时儿童非常容易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发热是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症状,也常常是首发症状。
一是当孩子发热时,家长可以先给孩子进行物理降温。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当孩子体温超过38.5℃时可口服儿童退热药。发热的儿童,如无明显咳嗽或呕吐等伴随症状,可以在家中对症处理2—3天,不用立即就医。
二是用药方式,可以选择口服药物进行治疗。口服治疗可以减少去医院来回奔波、等待就医就诊和输液的辛苦,让孩子在家中得到更好的休息和照顾,也避免因输液治疗在医院滞留时间过久而引发交叉感染,所以在用药方式上也不用刻意为孩子选择输液给药,要结合患儿的病情病程来判断。
三是在膳食上,要适度补充蛋白质营养,如瘦肉、蛋、奶等,但也要避免过度油腻;对发热的孩子要注意水分的补充,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尿量来判断水分补充是否足够,尽量让发热孩子的尿量接近健康时的状态。
外卖骑手、环卫工人等户外工作者应做好以下防护措施
彭质斌介绍,为降低寒潮天气可能造成的健康损害,国家疾控局组织专家在综合前期大量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此次寒潮特点制定并发布了《寒潮公众健康防护指南》,指导公众科学应对寒潮,提升防护意识。
环卫工人、建筑工人、快递员、外卖员等户外工作者,因为寒潮暴露时间长,暴露强度高,所以应重点做好以下防护措施:
一是户外作业时,应注意防寒保暖,建议穿戴防寒工作服、鞋、帽、手套等,夜间作业应保证良好的照明。
二是雨雪天气外出时,应注意防滑防跌倒,尽量避免在冰面行走或骑行;大风天气外出时,应注意高空坠物。
三是出行时,注意驾驶安全,及时了解路况,制订合理的出行计划,保持良好视野,关注油箱或电瓶状态,必要时安装防滑链。
四是关注病原体感染,特别是经呼吸道传播的病原体感染,建议及时接种疫苗。
五是保持通信畅通,了解周围的救援设施和联系方式,如出现紧急情况及时寻求帮助,并停止作业,尽快进入温暖场所。
此外,建议户外工作人员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尽量选择在一天中较温暖的时段作业。户外作业时,可以使用便携式取暖物品,保证工作服干燥保暖。若衣物潮湿时,应及时更换。
临近年底人员流动增加,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彭质斌介绍,关于年底人员流动增加,个人如何防护的问题,建议在做好呼吸道传染病日常防护的基础上,加强以下几方面防护措施:
一是乘坐地铁、公交车、火车、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期间,建议科学佩戴口罩,并及时洗手或手消毒,做好在途个人防护。
二是65岁以上老年人、严重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儿童等,建议尽量减少前往人群聚集的旅游景区和公共场所,如确需前往应科学佩戴口罩。
三是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或出现相关症状者,建议暂缓出行,尽量避免感染他人。
四是大型聚集活动的举办方应落实通风、消杀和健康提示等责任,并关注和遵守当地呼吸道疾病防控信息和要求。
近期出台的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公众佩戴口罩指引,聚焦公众生活、工作、学习等密切相关的常见情形和场景,区分疫情高发和常态化等不同时期,针对重点机构、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分别提出应佩戴口罩、建议佩戴口罩、建议不佩戴口罩的分类建议,更加科学精准指导公众佩戴口罩。在保证防控效果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对公众生产生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