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到中小学当老师 两名“国优计划”毕业生签约上海知名高级中学
中新网上海3月25日电 (许婧 李想)记者25日从同济大学获悉,该校“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下称“国优计划”)首届硕士研究生严祯颋、李政序顺利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并签约上海知名高级中学,成为同济大学首批完成培养的“国优计划”毕业生。 中国教育部于2023年7月启动实施“国优计划”,支持包括同济大学在内的3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通过每年推免遴选不少于30名优秀理工科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理学、工学门类研究生或教育硕士,同时面向理学、工学门类的在读研究生进行二次遴选,选拔出专业成绩优秀且乐教适教的学生作为“国...
-
深圳壹鹿有你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荣膺“国家4A级物流企业”称号
近日,全国第三十九批A级物流企业结果名单揭晓,深圳壹鹿有你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赫然在列,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授予“国家4A级物流企业”称号,这一荣誉的获得,不仅是对该公司过去成绩的国家级认可,更是对其未来发展潜力的肯定。 据了解,A级物流企业评审工作是依据《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GB/T 19680-2013)国家标准,从企业的经营状况、资产、设备设施、管理及服务、人员素质和信息化水平六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对各项指标要求十分严格,评审结果具有广泛公信力、影响力和品牌效应。深圳壹鹿有你国际物流有限...
-
刷脸匹配岗位、AI面试诊断……科技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
眼下正是高校毕业生求职的“关键期”,今天,2025年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在河南举办,今年招聘会跟往年相比,有哪些新的变化? 河南新乡学院的招聘会共吸引了460余家企事业单位前来招聘,提供就业岗位达到1.8万个。 这里的数智就业体验区的设备与河南省人才交流中心、现场企业的数据是连接的,大学生只要在人才交流中心输入过简历,在这里一刷脸,就能匹配出跟其专业相关的公司以及岗位,包括企业所在招聘会的位置也都能告知,大大提高了求职效率。 好多大学生首次参加面试,可能会有些紧张,现场有...
-
让创新链产业链相守又相成
兰州大学常态化推进与行业头部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让创新链产业链相守又相成 本报记者 尹晓军 通讯员 王耀辉 陈全康黎 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黄宁教授团队和三峡集团技术人员在查看建在沙漠里的光伏电站光伏板下被风掏蚀的地表,并研究如何解决该问题。学校供图 如何绿色、低碳、高效开发盐湖锂资源,实现废旧电池中锂资源的二次循环利用?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陈凤娟教授团队研发出太阳能驱动薄膜蒸发技术,并成功用于盐湖提锂及废水中低浓度锂回收,锂回收效率达到95%以上,为行业企业解决了难题。 ...
-
王建华:产学研合作促“四链”融合 破解科技成果转化“两张皮”
中新网北京3月17日电 (记者 孙自法)高校和科研院所取得的很多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不能及时与企业和市场对接,难以转化成生产力,这一被称为科技成果转化“两张皮”的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瓶颈,如何破解备受关注。 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主题的第十六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3月16日在北京举办,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王建华会间接受媒体采访表示,该促进会积极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在十几年探索和实践产学研融合模式与机制基础上,已初步形成以企业创新为核心的产学研深度...
-
汉语作帆传文化 技能为翼育巧匠
中国面向海外开展“中文+职业技能”教育 汉语作帆传文化 技能为翼育巧匠 人民日报记者 陈静文 来自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的学生在TikTok直播。 中国—缅甸纺织服装现代工匠学院的缅甸籍教师,在广西企业跟岗学习。 塞舌尔来华培训教师,在淄博职业学院参与课堂实践。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来华留学生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进行智能焊接。 本版照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今天下午,我在TikTok上成功卖出一单潮玩产品!”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学生胡斯娜兴奋地说。近期,她正在广...
-
政企协同共筑诚信消费环境 十方融海获南山区消费者权益服务站授牌
3月14日,深圳市南山区举办“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主题活动,以“共筑满意消费”为主题,深化消费者权益保护,构建公平透明市场环境。活动由南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办,政府领导、企业代表及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深圳十方融海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数字教育领域创新标杆企业受邀出席,并获颁“南山区消费者权益服务站”授牌,标志着政企协同共治模式的深化。 南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领导在致辞中强调,面对数字经济与平台经济的蓬勃发展,消费者权益保护需构建“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共治”协同机制。南山区正加速推进数字监管体系建...
-
当机器人照镜子,它看见了什么
【科普园地】 机器人照镜子能看见什么?答案是:它像人类照镜子练习舞蹈一样,通过镜子调整自己。 现在,科学家开发了一个神奇方法,让机器人能通过“照镜子”学习和理解自己的身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团队在《自然·机器智能》杂志上发表了这项令人惊叹的研究,揭示了这一过程。 想象一下,有一个机器人站在一面巨大的镜子前,但它不是普通的镜子,而是由2D摄像头和三个模仿人脑的人工智能系统(深度神经网络)构成的“智能镜”。当机器人开始移动时,摄像头记录下它的每一个动作,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深度神经网络进行分析。...
-
涉外法治基地启动 中国政法大学打造涉外法治人才“四跨培养”新模式
据报道北京3月16日电 (记者张素)涉外法治基地建设推进大会15日举行,会上启动中国政法大学涉外法治基地(北京朝阳)并签署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合作协议。 3月15日,涉外法治基地建设推进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政法大学供图 本次大会由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司法局和北京市朝阳区联合主办。会上发布《中国政法大学涉外法治基地三年行动计划》,确立发布涉外法治研究重大课题、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筹建“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联盟”、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组织体系化涉外法律实习实训、提高涉外法治人才实战能...
-
“人造太阳”,指日可待?
《中国新闻周刊》作者:周游 发于2025.2.24总第1176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今年1月,“一剑一堆”成为国内硬科技界的开年热词。 “一剑”是指强流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所(以下简称“等离子体所”)研制。1月14日,“赤霄”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为核聚变装置材料研发打通了“任督二脉”。不到一周后,位于合肥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也就是“一堆”所指的聚变实验堆,实现了1亿摄氏度1066秒稳定运行,刷新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