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和集中展示方式。春节作为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一年中最为醒目的“文化符号”。年味浓淡是社会大众评价春节文化传承好坏的感性认识和显著指标。“年味淡了”是近年来许多人发出的感慨,表达的是他们对“年味不足”的感受。“年味”虽然是个感性的词语,却是衡量春节文化传承效果的一个为人们广泛认可的重要角度,是讨论春节问题时常用到的一个术语。“年味”一词含义丰富、表达力强,常被人说到,一般人都能理解其基本意义,但说清楚其确切意义和实现路径,仍有必要。
何为“年味”?顾名思义,就是年的传统味道。具体来说,就是指过年的氛围和过年的内心体验。
过年的氛围主要由过年活动和年节环境营造。到年底,人们就在忙碌着准备过年,赶集买年货,备齐备足年节食品,贴春联、贴年画等;年节之中,穿新衣、吃饺子、放鞭炮、祭祖、拜年、逛庙会等。这些活动及其效果造就了人们身边的年节环境。亲身参与着这些活动,处身于不同于平日的年节环境之中,人们就体验到了过年的氛围,获得了“有年味”的感觉。
从人体的各种感觉来说,过年氛围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形象作用于人的意识,产生年味的感觉。其中视觉形象是最主要的,如人们的“忙年”场景、祭祀仪式、夜空中的绚丽烟花、庙会游艺展演场面等活动情景,春联年画等特意布置的节庆环境等;听觉形象如鞭炮声、贺年问候声等;嗅觉形象如农村年底各家煮肉的香气、各家放鞭炮的火药味、祭祖烧香焚纸的香火味等;味觉主要指人们品尝各种年节食品的味道;触觉包括人们用手接触各种年节物品的感觉,穿新衣的身体感觉,拜年、祭祀活动中膝盖触地的感觉,小孩们拿到压岁钱的触觉等。人们接触的这些年节信息通过这些感觉渠道进入人的意识,就形成对过年氛围的感受,就是年味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年节活动越多,过年的环境越有年节特色、越不同于平日,过年的氛围就越浓郁,年味就越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农村过年的年味更足、城市年味较淡。比如笔者的家乡河北省景县农村过年时,要在年前赶“花花集”买年货、年三十早晨中午吃“杂货菜”、年三十晚上守夜“熬福”、正月初一凌晨要早早起床吃饺子等,这些都是造成这一带过年氛围浓郁、年味足的重要因素。而在一些大城市,这些活动都没有,特别是各家基本已没有了祭祖的活动,使家中过年缺少了一些原有的氛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之后,对造成年味特别重要的鞭炮声音和夜空绚丽的烟花印象也减少了,这些都使城里人过年的年味大减。当然,这里并不是说要过年味足的年,家家就都要在家里祭祖,毕竟民俗的传承复兴与民众的自然选择有关系,也要接受社会生活习俗变迁的影响。也不是说一定要恢复放鞭炮烟花才行,毕竟要遵守政府出于安全与环保的考虑制定的地方法规。这里只是对年味浓淡的构成要素与形成原因作一些客观分析。
过年的内心体验指人们对自己实际经历的年节生活的内涵、意义和效果的感受与评价。如果用简单明了的话来概括,可以说它是一种“过年的幸福感”。这种幸福感是建立在中国人对自己所在社群年俗的文化认同基础上的。对什么样的年是“够味”的年,特定范围的社群成员都有基本相同的认同和预期。如果符合自己的预期,就觉得年味足;如果不如自己的预期,就觉得年味不足。
过年的这种幸福感包括两方面:一是出于文化认同的满足感,二是从年俗中获得身心享受的满足感。前者如拜年,虽然辛苦,但是年俗礼仪的要求,在大家都认真遵守拜年礼俗、自己也参与其中时,就能从中获得从属于这个群体的出于文化认同的满足感,并由此觉得这种过年方式“够年味”;当大家对拜年礼俗不认真遵从了,就会觉得年味不足了。后一种幸福感即获得身心享受的满足感,比如过年吃好的、穿新衣、看演出,通过“吃、穿、玩、乐”获得由年俗而来的身心享受的满足感。
年味的浓淡,主观体验特别重要,“味”本来就是一种感觉。同样是穿新衣、吃好吃的,在旧时和现在对构成年味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这是由于旧时平日里很难吃到好吃的,也舍不得穿新衣,过年时可以穿上新买或新做的衣服,可以放开吃好东西,就感觉很享受,所以人们特别是孩子们就盼着过年,故而穿新衣、吃好吃的在那样的时代就造成浓厚的年味。现在人们生活普遍好了,平时也能穿新衣、吃到各种美食,到过年时对这方面的满足就不能构成浓厚的年味。比如笔者小时候平日里很少吃到肉,过年时家里要买几十斤肉。大年二十九各家都煮肉,傍晚时村里到处是煮肉的香气,这天晚饭全家都吃肉,而且可以敞开了吃瘦肉。老家讲究正月初一早晨的饺子要素馅的,为求“一年素净”,就是一年里生活顺利、不出事;而年三十就吃荤馅的饺子,家里经常做纯“牛肉丸”或“羊肉丸”的饺子,这是平时从来不舍得吃的,感觉好吃极了。那种享受至今记忆犹新,而且是与过年的记忆紧紧连在一起的。有人说:回忆是从舌尖开始的。对儿时过年的回忆尤其如此。
构成年味的这两个部分,即过年的氛围和过年的内心体验,是不可分割的、相辅相成的,而以后者为重。过年的氛围不足,就不能获得浓厚的过年的内心体验,就会觉得年味不足;而仅有过年的活动和环境布置,没有对过年的文化认同,也说不上对过年氛围的感知,也就体会不到足够的年味。比如,外国人来到中国,即使看到热闹的过年场景,也会因文化隔膜而感受不到年味,只是看到热闹场景而已。
在很多地方,过年有吃豆腐的习俗。张懿鸣有篇散文《豆腐中的年味》回忆儿时自己家里做豆腐、吃豆腐带来的年味:
进入了腊月,城里不像乡村那样的忙年,超市里的大红广告和音乐勾不起我心底记忆最深的年味,于是发疯似地在脑海里搜寻着儿时的记忆。童年的点点滴滴,每晚都是一整夜一整夜的“放映”,而且都那么清晰,几乎没有断片的现象。傍晚的时候,小区里一声声“水豆腐……”那悠长的回声激荡在我的心底。思绪终于停了下来,要的就是这个味。于是我忙不迭地来一碗豆腐花加上白糖,送到了嘴里却少了儿时的味道。
为什么同样是过年时吃豆腐,现在住在城市里的作者觉得少了“儿时的味道”?仅仅是豆腐味道不同吗?即使现在的豆腐客观上比儿时的豆腐更好吃,作者也会觉得少了儿时的味道。这主要是因为吃豆腐的情境不同、造成的主观体验不同。
这篇散文接着写道:儿时吃的豆腐是妈妈和姐姐们经过一系列劳作程序做出来的:把豆浆和豆渣分开滤干、用铁锅烧浆、用石膏点豆腐、夹压豆腐,然后妈妈用大锅煎豆腐、炒豆渣。由于作者也参与其中帮着做,这样,作者儿时吃的豆腐是在家人们忙年的过程中自己参与着做出来的,是在那样浓郁的过年氛围中做出来的,而且煎豆腐、炒豆渣是妈妈亲手做出来的,有妈妈的味道。还有,豆腐的“腐”与“福”谐音,农民过年做豆腐、吃豆腐含有祈福的意义,“寄托了很多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景”。这样,儿时过年吃的豆腐自然与没有忙年氛围的城市里买的豆腐的味道有所不同了。
人们对年味的认知是随时代而变化的。在现代社会,人们平时的吃穿很好,就不能从年俗而来的吃好穿好获得满足感,由此也会感到年味不足,转而更多地需要获得完成文化认同的满足感,这就是体验、参与、观赏传统文化活动的满足感。年的传统味道只能从过年的传统习俗和传统感受里来,也就是从过年的传统氛围和过年的内心体验中来。怎样使年味浓起来,到哪里去寻找浓厚的年味,可以有多种方式、多种途径。比如,春节庙会就是能让人感受到浓厚年味的传统习俗,也是春节文化传承的良好方式。春节庙会是其所在地方的广大民众踊跃参与的盛大场合,是当地各种传统文化形式集中展示和有效传承的综合性民俗活动,也是增加人际交往、增强社群凝聚力的重要集会,有多方面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富于地方特色、热热闹闹的传统庙会,使当地民众体验到浓浓的年味和过年幸福感,是当地春节文化繁盛的显著标志。
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将中国的春节确立为联合国假日,既是对春节作为一个人口众多族群最大节日的重要地位和文化价值的尊重,也是对春节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显著国际影响的肯定,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春节文化在国际社会的传播。2024年,我国将启动申报春节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工作。今年春节所在的夏历甲辰年又是龙年,而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象征。因而,今年春节受到比往年更多的社会关注,今年的春节庙会也必将更加热闹,尤其是舞龙、耍龙灯等龙文化活动会更多更盛大。浙江沿海地区历来龙崇拜盛行,春节期间以龙为主题的庙会也格外兴盛。比如,乐清市各个村落在元宵节期间都有“龙船灯(首饰龙)”“板凳龙(龙档)”活动。平阳县则有国家级非遗项目“鳌江划大龙”,该大龙身形庞大、气势恢宏,龙身往往长80余米,要200余名壮汉抬举,被誉为“东方第一龙”。今年正在制作的鳌江大龙则长99米,为历史之最,预计庙会人气也将空前旺盛。
【作者单位:温州大学人文学院】